在建团100周年之际
经学院推荐、校团委评审
选出“深技大十大青年”
他们有
虎跃青年、匠心青年、笃学青年、艺韵青年、毓秀青年、抗疫青年、敢闯青年、破防青年、奋进青年、公益青年
他们在最美的年华
创造美好,风华正茂
青春须早为,岂能枉少年
他们当中
有的如深圳这座创新之城般
敢为人先,敢闯敢试
有的坚守防疫一线
为疫情防控贡献技大青年力量
有的舞姿飒爽
笔墨丹青,艺韵独具
……
深技大团委带你一起
走进“深技大十大青年”
共同领略青春风采
“什么是笃学青年?”
博学之,审问之,
慎思之,明辨之,笃行之。
笃学青年,专心而好学,
学习的过程,不算是困难,而是历练。
余聪莹——18级大数据与互联网学院,往届团委组宣部骨干、义工联副总干事
 
所获荣誉:
· 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(华为杯)全国总决赛一等奖获得者
· 全校第一个“校长特别奖”“校长奖”双奖获得者
· 2019-2020年度广东省“优秀共青团员”获得者
· 多次获得“工匠之星”“优秀学生干部”“启德最强学子”“研究与创新奖”等奖学金
积累成就感,追求更好的自己
刚上大学的时候,余聪莹的目标很简单,就是把课程学好,不浪费大学的学习时间。到了大一下学期,余聪莹开始不断给自己加料、不断地挑战自己、不断地丰富大学生活。在课业之余她会参加比赛、写论文和申请专利等等。忙起来的时候,余聪莹的生活往往是教学楼与图书馆两点一线,也许是她担任过义工联副总干事的原因,她好似对忙碌却又乐在其中的生活习以为常,她说:“学习的过程,不算是困难,而是历练”。所以,她会认真地对待每一次挑战自己的机会,摆正心态去对待,再忙碌也可以挤出时间,没有天赋可以靠勤学好问来弥补,没有人生来就什么都会的,就像余聪莹一样,答辩的技巧、组织领导能力、编写专利的经验,从无到有,成就的达成从来不是偶然。
她说:“当人生中的第一篇论文发表、第一次专利授权时,那种感觉还是很自豪的。”这种自豪和自信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战自我中积累而成的,而这些自豪感,将一次次累成我们的成就感。
一次小小的失败,萌生出了不甘。面对一次模电实验课做出的不理想的结果,余聪莹做的不是忽视,不是放弃,而是在下课后,她一个人跑了三次实验室,一遍又一遍排查错误,一次又一次地重做实验,坚持不懈的她,终于做出了让自己满意的实验结果。她说:“我们没办法每件事情一开始都做到让自己满意。人很难做到完美,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。今天的你相比于昨天的你,有进步,就足够了!”余聪莹锲而不舍的精神造就了现在的自己,一个看似小小的实验,实则是一个人看待事情的缩影。不是所谓的强迫症,而是精益求精的处事态度。
奋斗路上的风风雨雨及解决方法
一、在余聪莹的记忆中,她一开始并不看好自己能进腾讯,她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,想着能够积累一份大厂的面试经验。没想到这一试,真的就进了。她说:“这次经历既归功于运气,也归功于自己在项目中的经验积累。”入职后的她告诉我们:摆脱初入职场的学生思维,更有利于我们保持对工作的热忱。比如:我们要摆脱被动接受安排而不主动争取的思维;我们要摆脱爱当伸手党的思维,这一思维会让人感到自己没有经过自主思考,只是很没有责任感地将问题抛给他人,相反我们可以通过阐述自己对问题的看法,表明自己做了什么样的尝试,分了几个步骤,现在卡在了哪一步来与同事或者上级进行讨论。
二、作为团委的骨干和义工联干部,对待事情精益求精的余聪莹,做每篇推文都会反复检查,直到自己满意了才交上去,争取交上去的推文不会被退回要求修改;从不偷懒懈怠的余聪莹,随着义工活动的增多,工作量的增加,在进行招募义工和组织录入义工时等工作时,从来都是尽心尽力,坚持做好本分工作。一天的时间有限,想要同时兼顾学习、组织活动、项目实践,合理规划时间是必要要求。
 
 
解决方法
方法一:写好每天的待办事项,做事有规划。
我们可以借助适合自己的工具来做好时间规划,对于这个工具,余聪莹向我们推荐了台历本、outlook和滴答清单。她告诉我们在待办事项上不只是记录一天需要干什么,更是需要细化到在某一时间段的行程安排。
方法二:利用好碎片化的时间
我们一天可以用的模块化时间真的少之又少,而一天的碎片化时间,到处都是。比如上午的课间,一个10分钟的课间就足够我们背一组单词了,更何况我们有6个10分钟的课间。再比如下午只有两节课的情况,第七、八节没课的这些时间,也许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刷起手机,而等到我们准备放下时,已经到了饭点。但如果我们利用这个时间去趟图书馆,把手机放在一边,可能可以完成一个科目的作业或者报告。
方法三:两分钟定律
两分钟定律,简单来讲就是在两分钟之内能解决的事情千万不要拖下去。针对一项简单的任务,与其花30秒的时间去将它计入待办项,倒不如直接把这个事情在两分钟内完成。不要试图挑战自己的记忆,这反倒会徒增自己的压力感,还会让自己产生不少任务待完成的错觉。
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,那是放弃的路
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,那是成长的路
无论是谁,都会在学业或者工作遇到瓶颈期,不过不要害怕,不要退缩。瓶颈不过是意味着当你突破了这一问题,将会更上一个台阶。它是一次机遇的起源,一次再次认识自己的开端。遇到瓶颈,余聪莹有一些自己的做法:1.向经验丰富的人请教 2. 把自己放在第三者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3.让自己放轻心态,做好总结和复盘,事实不会因为忧虑而改变,如何过好当下与未来才是最重要的 4.多看书,书中会有很多答案 5.尝试着把事情写下来,可以在这个过程中,得到情绪的抒发也可以理清我们的思路,从而找到解决方法。
文末寄语:
在大学阶段,我认为最需要收获的是两种能力,自学能力和抗压能力。当机会到来之时,能不能把握住,靠的是平时的积累。
学习上,我们要有做好复盘,多写、多思考,多写下一些平时的感受,认识自己的同时也能提高表达能力。
我们还要端正态度:要对学习认真、对工作尽责。
编辑:校团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