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7月17-18日,第十六届“挑战杯”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(以下简称为“挑战杯”省赛)在深圳大学隆重举行。我校于去年10月启动“挑战杯”校内赛,通过组织开展书面初评及校内选拔赛决赛,报送12件作品参加省赛。据悉,本届“挑战杯”省赛终审决赛吸引了全省124所高校的717件作品同台竞技、争夺荣誉,参赛人数和作品数均创历史新高。
今年是我校第二次参加“挑战杯”省赛,本届大赛我校在获奖层次和数量上,均高于往届。入围终审决赛的5件优秀作品最终揽获特等奖2项,二等奖3项,全校共计10件参赛作品获奖,获奖数量较上一届增加150%,取得了我校“挑战杯”省赛成绩的新突破!
第十六届“挑战杯”省赛深圳技术大学
获奖作品名单
赛情速递
“挑战杯”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自1991年举办以来,每两年举办一届,已连续举办十五届。今年是“挑战杯”省赛举办30周年,2021年第十六届“挑战杯”省赛由深圳大学、深圳团市委和南山区政府联合承办,自今年3月启动以来共有142所高校3636件作品参赛,省校两级参赛人数超过十万人。
备赛省赛过程中,学校先后4次邀请资深专家对参赛团队进行路演指导、项目打磨,逐步优化申报材料、展板、答辩ppt以及讲稿,参赛队伍也不断对参赛作品进行打磨完善,不断挑战自我、提升自我。
下面一起来看看我校入围终审决赛的优秀作品吧!
特等奖
《纳特级张量磁特征动态感知系统》
报送单位:中德智能制造学院
参赛学生:李航丞、罗佳铭、张家俊
指导教师:张明吉、彭曙蓉、杨灿
《智慧斑马线支持下人-车-路多维交互协同式出行系统》
报送单位:大数据与互联网学院
参赛学生:赵汇诗、黄北贵、陈伟宏、卢淦标、杨林溢、凌智、杨帆、邱泽楷、邓祖奕
指导教师:程涛、于欣佳
二等奖
《面向泛在场景下的随身物品防丢系统》
报送单位:大数据与互联网学院
参赛学生:林昕泽、徐深浩、杨淋晖、冯楚乔、余圳曦、谭海怡、陈伟生、敬浩先、吕耿成、陈莹
指导教师:宁磊、相韶华、梅逢城
《新型刀片锂离子超级电容器极速储能系统》
报送单位: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
参赛学生:王秋宁、王雅洁、何思颖、谢行、廖思淋、李子豪
指导教师:杨涛
《乡村建设行动减贫治理中返贫预警机制建立与研究——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离散数据数学建模》
报送单位:外国语学院
参赛学生:罗佳宝、黄维、彭日浩、陈迪钦、辜嘉仪、尹天佑
指导教师:苏涛、蔡粤生
关于 “挑战杯”他们这样说
纳特级张量磁特征动态感知系统项目组
本次比赛不仅是对我们专业技术的考查,更是对我们答辩能力的考验,经过比赛,团队凝聚力进一步提升。非常感谢以校团委为代表的学校各部门、各位指导老师和同门师兄们对我们的支持和帮助,建议学弟学妹们在日常学习中,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,通过不断实践来帮助理论的学习。学习知识的目的为我们所用,要避免本末倒置,一味苦学却漫无目的。接下来我们一定再接再厉、不懈耕耘,为冲击国赛做准备,不负学校和老师的厚望,争创佳绩!
智慧斑马线支持下人-车-路多维交互
协同式出行系统项目组
项目的成熟、团队的成长都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和培养,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创新实践的平台和丰富的科研资源!在学校我们深入学习技术、提高职业技能,在实践中不断进步。我们也将传承技大工匠精神,唯实求精,努力为社会贡献自己的才智和青春力量。想对学弟学妹们说:“挑战杯”大赛涉及学科范围很广,就像一颗大树,从主干延伸出很多分枝。如果你想参加请用平和的心态直面挑战,开阔视野、勇于尝试,学习不同的思考方式,重视过程以及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,相信你会不断进步、获得历练和成长!
新型刀片锂离子超级电容器
极速储能系统项目组
从校赛初评到省赛终审决赛,在长达八个月的比赛过程中,我们储能团队获得了面对失败仍砥砺奋进的勇气和毅力,建立起了同舟共济、相辅相成的良好合作关系,清晰地认识到过往积累的知识在所处的科研领域中仍是沧海一粟,未来还需一步一个脚印走好每一步。感谢学校提供如此优越的比赛环境,创造了校内技术积极转化的良好氛围。感谢指导老师杨涛博士给予的帮助和无微不至的照顾,同时还有刘清侠院士和赵志刚老师对项目的认可与支持。最后希望学弟学妹能够将想法付诸实践,不负韶华,共赴“挑战杯”新征程。
面向泛在场景下的随身物品防丢系统项目组
通过备赛“挑战杯”,我们接触到了很多课本外的内容,经历了从一个人研究到10人团队跨专业高效合作。能在青春年华遇见大家,我们都倍感珍惜,记得硬件组在宿舍、教学楼……历经1年半完成3次迭代,软件组写代码debug、重构系统,外观组一起确定外壳设计的每个细节对接工厂做模型,商业组一起激烈讨论商业模式和市场博弈。终于,我们做到了!这是我们的青春!最后,想对老师们说:感谢老师们在繁忙工作之余愿意抽出时间为我们对接资源、提供各类指导,我们会在你们的支持下继续向未来发起挑战!
乡村建设行动减贫治理中
返贫预警机制建立与研究项目组
通过参加这届“挑战杯”,我们团队所有成员都有很大的成长。首先,意识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,在忙碌的大学课程中通过相互配合,高效完成作品,同时提升了知识的实践能力,懂得如何运用已学的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。通过准备比赛,我们开展调查、研究,这给我们带来了强烈的荣誉感,能为家乡、社会尽一份微薄之力我们感到无比兴奋。
30年来“挑战杯”集创新之智,
掀起阵阵迎新挑战的时代东风。
于新风起时,
深技大学子亦将阔步向前。
积蓄新优势,
续写新辉煌!
编辑:校团委